流浪地球2一部略显粗糙的伟大作品

2023-02-18 04:08:51 来源: 哔哩哔哩


(资料图)

如果说流浪地球1只是推开了现代中式科幻电影的大门,那么续作(实际上完全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即使离开流1的光环和滤镜,流2也足够伟大)流浪地球2无疑是真正进到了门内,并树立了一块里程碑!所有的后来者都将以超越它为目标,而它也将引领着中式科幻的未来。

得益于流1的巨大成功和国内观众对中式科幻电影的巨大期望,流2在投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膨胀。钱多了,当然就可以把很多东西做好,在这个层次制作团队是懂观众的。大场面足够宏伟,音效足够震撼(也许是IMAX场设备表现更好),画面足够精致,剧情简单但是也足够流畅。既没有流1里那样的逻辑bug,也没有太过突兀和反人类的煽情桥段;情绪爆发基本都是恰到好处的自然流露,不刻意也不过分夸大。开篇的无人机大战看得我热血澎湃,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看得我想紧紧握住对象的手(我们是2月14号去看的),“50岁以上出列”看得我热泪盈眶,···。如果不是钱包的问题,我真想住电影院,真的推荐去看,真的可以带着对象去看。

好了,夸完了,该说说为什么它略显粗糙了。

首先,时间轴的加入,增强了剧情给人的紧迫感,但同时也削弱了戏剧冲突的突然性;好在剧情本身足够出彩,观众一直处在一个较为紧张和亢奋的状态,所以也不能说是败笔。然后,剧情逻辑上我看到了各种方案、应急处置措施、预备方案之类的出现了,这是让我很开心的地方(作为一个工程狗,流1的时候看着这么一个全人类的伟大计划啥也没有就很让人难受,尤其是那个所谓的饱和式救援);流浪地球这么一个关乎全人类、持续2500的伟大计划,终于有那么点接近现实了,全人类的智慧也终于看着不那么憨憨了,moss的叛逃也终于不是“计划”的一部分了。再然后,虽然主视角是以中国人来展现整个故事,但是故事的核心并不是或者并不全是中国人,而是真正站在了全人类的视角;对比美式科幻或者美式超级英雄影片,这一点尤为突出,也是真正意义上做出了我们自己的东西。但是,瑕疵还是有的,在人物塑造上还是有往美式浪漫和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方向借鉴的地方。其次蘑菇弹还要重新破解密码才能引爆这一个设定,我没记错的话,这些蘑菇弹应该是由各国自愿提供的吧?那么是不是自己家使用之前也要先破解密码呢?这应该算是个bug吧?最后,关于那条未知存在发布时间节点信息的暗线,从目前看大概率是来自未来人类的警告(大刘也没写,前作也看不出来),但是埋这条线的意义何在啊,该发生的都发生了,而且最后一个时间节点我记不得是不是流1剧情发生的时间节点,如果是的话咋圆回来?如果不是,那也很突兀,流1根本就没有这个设定啊。

人物塑造方面,因为是以中国人为主视角,输出的也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内核。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核心就是家国天下,我们最大的标签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可以为了未来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去付出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去一步一步把幻梦变成现实,将沙漠变成绿洲;哪怕它在当下毫无价值,甚至要付出巨大代价。我们不需要“神明”高高在上的怜悯,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去改变世界。我们不需要那个触发奇迹的特定英雄,我们有的只是为了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而前赴后继的同行者,最后摘取果实的人固然伟大,但伟大的不只有他一人,还有无数的先行者,和更多的后继之人。这一点流2做的并不好,甚至于可能比不上流1那尴尬却热烈的推撞针桥段。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在验证移山计划可行性时,由于太空电梯袭击事件,最后还在坚持执行计划的只有中国。本来这应该是输出中国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这个价值观的高光时刻之一,但是并没有。我没有看到中国人和中国团队怎么样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我印象最深的只有马兆的“完不成,都得死”,还有图恒宇的讨价还价。到底为什么完不成就都得死呢?是因为太阳危机?是因为立了军令状?是因为火星人入侵地球?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原因合理和正确,而是产生歧义空间这个事件本身。如果是单纯的表明决心和立场同时突出事件的紧迫性,用“就算是死也要完成”会不会更好一些(以前电影电视剧正面角色都是这么表现)?图恒宇对女儿的爱和偏执我可以理解,但就非得放在这个地方?你随便找个理由或者直接不给理由,将他调入后续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就会触发什么bug?第二个就是在月球坠落危机时,要重启北京的互联网根服务器,同样应该是一个高光点,然而仍然没做好。(我声明我不针对任何一个演员,在这电影里,演员是合格的敬业的,问题不在他们身上。)一对,看不到在恢复互联网时候的团结和紧迫,一直在死人,但是看不到牺牲;包括马兆死的时候已感受不到意志和精神的传递和传承。后备的二队,就更没什么表现了。还有就是在指挥室那边,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表现的过于的坚定和固执,甚至于更接近刚愎自用。我们回顾一下,过去的一些表现上下一心的影片,高层领导在坚定不移的信任基层执行者的同时是承受着巨大压力和煎熬的,与此同时基层的执行者也在前赴后继,付出巨大牺牲坚定的执行着他们的任务。这样高层领导的坚定才显得合理,不是无根之萍;而基层执行者的牺牲才显得伟大。我们作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当然可以看到周喆直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它也必须是有意义的;但是作为画中人的周喆直,他看不到我们看到的,他也不知道既定的命运,于是他的坚持显得那么的偏执。尤其是最后任务的完成完全来自于奇迹,一个完全不在周喆直认知里的存在,一个由“神”选定英雄——在图恒宇世界线里铺垫的数字生命。

至于前文提到美式浪漫和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只是我个人的感受,那种莫名的熟悉感。我举几个例子,先是美式浪漫的。开篇的祭奠先辈,注意这里说的不是祭奠事件本身,而是师徒俩开着战机去这个实施方式。再有就是刘培强对韩朵朵一见钟情时的表现手法,太过公式化,在我的感受里换一个白人男性也并不违和。还有就是刘培强带韩朵朵回上海看老房子这段,确实很浪漫,但同样的乘坐战机这个实施方式我并不敢苟同,虽然剧情也找补了,履行了使用审批。至于贿赂守卫给韩朵朵送花这段可以甩锅给UEG。然后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或许仅仅是为了填流1的坑,刘培强基本就是按孤胆英雄的模板走,从父母双亡,到一见钟情,再到送花巧遇恐怖分子,再到为了孩子选领航员,再到最后的牺牲自己拯救队友、完成任务。英雄肯定是英雄了,美不美式各有说法,但我还是那句话“把吴京换成一个白人丝毫不违和”。

再说点题外话,作为系列电影,尤其还是前传类型,科技发展的一致性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流2虽然是前传,但是感觉里边的科技要远强于流1。如果是因为搬到地下城之后人类的科技停滞或者倒退了那么我实在无法想象,人类的未来还有多长时间。

标签: 英雄主义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